- 即使外籍人士因旅行禁令和航班限制无法返回中国,其在中国的住房和就业权利仍受中国法律保护。
- 由于入境航班数量的限制,机票价格会偏高且难预订。
- 用人单位可为必要员工申请特殊签证返回上海及其周边省份,法国和德国等一些国家的公民可以只进行48小时的隔离,无需按通常标准隔离两周。
中国商务已重启,全国各省正逐渐从疫情中恢复,但许多外籍员工和企业家仍被困在国外,特别是持有工作许可证的法国和欧盟公民。由于边境封锁、机场关闭和旅行限制等措施的实施(包括3月28日对外国入境者的旅行禁令和对入境航班的限制),在国际疫情控制措施解除之前,出国旅行的外籍人士可能无法返回中国。
在这场席卷全球政府、大使馆和国际机场的混乱中,许多人感到十分不安,因为其就业状况、法律权利和个人责任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尚在欧洲的外籍人士不得不与其在中国的家人和爱人分离。同时,某些业务运营也需要必要员工立即返岗。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特此告知在中国工作和经商的外籍人士,其根据就业和住房法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外国员工还可通过双通道入境制度返回上海及其邻近省份,并在隔离48小时后返回工作岗位。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的法律制度都能确保这些外籍人士能顺利返回中国,无需过分担心。
就业权
根据2020年1月通过的有关劳动权利的特别立法(《关于妥善处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用人单位必须继续支付因隔离措施或任何其他紧急措施而无法工作的员工的工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针对用人单位发布了一份指导文件,文件表明允许按带薪休假的方式计算无法工作期间的工资,并可与员工协商延迟支付工资,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允许公司实行无薪休假。
在大多数情况下,员工都能进行远程工作,因此一般不会被解雇或不支付工资,而基本最坏的情况也是无薪休假。在法律上,外籍员工被视为因疫情原因无法返回工作岗位,而非旷工,因此不得因旅行限制、封锁或隔离措施导致的无法工作而被辞退。
但员工需提供旅行安排和所有相关情况文件,包括机票、航班被取消的证据以及任何影响其行程的政府通知。如发生争议,政府始终以稳定就业作为协商的最高优先目标和首选方案。
住房权
若用人单位为外籍员工在中国的住房需求签署租赁合同,则无论员工是否在中国,用人单位都需为其支付租金,除非其能够与房东进行协商。因用人单位不支付租金而终止租赁的,员工无权继续居住。居住在用人单位提供的租赁住房下的外籍人士应提前与房东联系,以确保其个人财产在租约终止时能够安全收存。
对于自行与房东签订租约并由用人单位提供住房补贴的外籍员工,即使用人单位扣留住房补贴或拒绝补偿租金,该员工仍需根据租约条款承担每月租金。在这种情况下,外籍员工可合法地向用人单位提出索赔,但其仍需承担其在租约下的义务。与旅行安排一样,员工应保存所有付款和相关情况文件,以防发生任何争议。
航班限制
3月26日,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外国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我国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该限制已延长至10月,大大减少了外籍人士入境人数。多家外国航空公司已申请经营入境航班,但尚未收到回复。
由此造成的机票短缺促使需求急剧增加,从而导致机票价格相对平时高出许多,特别是直飞航班。强烈建议旅客在预订航班时仔细检查所有细节,并综合考虑所有限制。
双通道入境
若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外籍员工是必要人员(其在中国现场工作是业务正常运营的绝对必要条件),并且是与中国签署了快速通道旅行禁令豁免协议国家(如法国和德国)的公民,则其和其家属可返回上海及其周边省份,隔离48小时后可回到工作岗位。
按正常通道返回的员工及其家属回国后必须接受14天的隔离。与中国签署了快速通道协议国家的公民,如获准返回中国,其需隔离的时间会相对减少,最少可只进行48小时的隔离,但之后其所在公司需对其实施为期两周的特殊生活和工作安排。
特殊签证申请须提交至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申请成功者必须做好回国员工的隔离安排工作,包括居家隔离(在与邻近住所完全分离的住宅单元内进行隔离),以及工作地点和居所间往返交通隔离(派指定司机用私家车接送),为期两周。
获准回国的员工将获发特别签证,抵达上海后立即接受血液检查,并进行隔离。按正常通道回国的员工须接受14天的强制隔离,而法国和德国等某些国家的公民最短可只进行48小时的隔离。隔离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员工国籍国与中国签署的快速通道协议,按正常通道回国的员工,需接受48小时到14天不等的隔离。
如果您对在当前情况下返回中国或申请外籍员工回国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联系我们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