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政府锐意提升香港作为家族办公室(简称为“家办”)枢纽的国际地位,推出“八大举措”,可谓火力全开。其中,「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作为发展家办八大政策措施之一,致力于吸引资产拥有人在香港落户发展,并透过调配和管理财富,发掘香港多元的投资机会。
去年10月,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出了一项针对富裕人士及其家庭的改进投资移民计划,为投资本地股票或其他资产至少3,000万港元(380万美元)的人提供快速居留权。
12月19日,香港公布「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细节,包括申请资格准则、获许投资资产、投资管理规定、申请居留权规定、以及外来人士置业印花税的「先免后征」安排等。
香港财库局副秘书长(财经事务)陈咏雯指出,申请者可获准在港逗留2年,期满后可申请延长3年,当3年期满后可再申请多3年,即总共是“2+3+3”,如果申请者在港连续居住不少于7年,可申请成为永久居民,往后可以自由处置资产,亦可享受置业“先免后征”安排。
时隔8年,香港“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正式重启
据了解,香港早在2003年推出投资移民计划,当时让购买650万港元香港物业的外地人可申请投资移民,申请人亦可买股票、债券、存款证等。
随着投资移民计划被视为香港高楼价的“推手”之一,2010年,港府将投资移民的门槛从650万港元提升至1000万港元,把房地产于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下的投资资产类别中剔除。据悉,截至2010年底,共批出8924项申请,资产总额高达633亿港元,其中418亿港元用于指定的金融资产投资。相当于约三分之二的移民资金涌入了资本市场。
《2015年香港施政报告》宣布暂停推行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持续了11年的投资移民政策画上了暂停符号。当时,旧有计划对投资额度的要求是,申请者将不少于1000万港元投资在获许投资资产类别,存款证投资除外。
时隔8年,香港“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正式重启,特区政府已经在2024年3月1号正式推出新计划和接受申请。
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指出,当局未有为申请人数定目标,参考上次类似计划平均每年有4000宗申请,若以现时3000万港币投资计,应可为香港带来1200亿新资金。相比起其他地区的投资移民计划,香港的计划门槛具吸引力、投资组合丰富。新计划将有助增强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金融及相关专业界别的发展优势,并为业界服务链的各个环节带来更多商机和高质量就业机会。
“香港计划不会与高才通计划相撞,因‘客源不同’,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吸引的是高资产净值人士,而高才通吸引的是具个别技能的专业人士。新计划尽可能吸纳不同地方的人来港,包括来自东南亚,以及之前出访过的地方。”许正宇表示。
另外,从我们看法是资本投资入境计划有三大好处:
- 没有工作/ 自雇要求: 现时大部份香港于国内居民的签证计划都需要申请人在香港有工作,一般是有本地雇主或自行创立企业作为自雇。 但在资本投资计划下,并没有相关要求。
- 没有学历要求: 跟其他现有签证计划不同,资本投资者计划下对申请者的学历和工作经验等均没有特定要求。
- 没有年龄限制: 此计划对年龄唯一要求为申请人须年满18岁,并没有设定年龄上限。
进一步促进家办落地香港
业内人士表示,香港的投资移民计划可以吸引更多家办与新加坡竞争。香港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吸引了许多来自中国大陆和亚洲的富裕家庭的关注,他们正在考虑在香港设立家办。
“即将推出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对于吸引富裕客户在香港设立家办非常重要。我们看到很多客户表示有兴趣通过这个计划移居香港,因为它非常简单易行。”香港某家办从业者表示。
2023年,为将香港发展成为全球领先家办枢纽,开始奋力追赶。多项举措下,香港似乎决心与新加坡“正面交锋”。
港府深入调研了今年从新加坡回流到香港的家办,系统研究了这些家办在新加坡遇到的各类问题,并针对香港的家办政策进行多个维度的优化。
随着香港不断推出家办利好政策,在香港设立家办的优势愈来愈明显。在吸引内地家办的赛道上,香港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更熟悉的语言、文化及生活习惯、更便利的地理位置且靠近近年来发展蓬勃的大湾区等。
未来,新加坡和香港对于“家办之都”的争夺或将愈演愈烈。